話說在台北市的鐵道已經完全地下化的現在
要看到地上的火車和車站可說是非常不容易
新北投車站要回到新北投重現的消息我其實很久以前就聽說了~
新北投車站也在2017年4月1日重新開放
可惜拖著拖著就已經2021年了
這次就搭配淡海輕軌的行程順便看看這個軌道上的大前輩吧~
1.新北投車站位在捷運新北投站的外面
所以必須先搭捷運到北投站轉乘新北投支線~
幾年沒來竟然連北投站都有豐富的北投介紹了!!
真用心啊~~
2.上了列車就可以感受到和一般捷運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五顏六色的車內彩繪是基本
沒想到連台北市的熊讚代言吉祥物都出來啦!!
3.螢幕!竟然還有螢幕!?
看來搭新北投支線時不能搭完就算了
前前後後都走一下才可以得到最完整的車廂體驗啊~
4.終於回到我有印象的部分了
跟新北投有關的老照片也是北投想要用力推廣的重點之一呢~
來北投了解北投的發展歷史也是很重要的喔!
5.兩張一起看!
新北投的彩繪列車這次來似乎又有不一樣的圖案了(?)
要注意的是新北投支線固定班次
所以建議先看好時間決定每個行程要停留多久~
6.有裝置藝術耶~
在淡水線這麼多高架化車站裡
我記得它好像是我第一個看到的?
7.新北投車站在捷運新北投站出來後往右轉
就可以看到這個明顯的招牌為我們指引方向了~
8.進入車站範圍後大致有車站,月台和列車三部分
去的時候剛好看到車站裡面有大批成團的觀光客
那就先來看看列車吧~
看到一節列車我通常都會拍車輛資訊和台鐵徽章~
9.這節列車不只可以看外觀~
還可以走進去看裡面!!
不過現在的防疫期間該做的還是要做
量體溫,戴口罩,蓋手章等等~
10.最近南迴線的3671次和3672次藍皮解憂普快車才剛走入歷史~
可惜南迴線枋寮那個距離真的遠~
來新北投車站看看淡水線時期的列車也有滿滿的歷史感!
11.看到鐵路要趕快紀錄啊~~
台灣的鐵路不知為何很高機率會有志一同的變成自行車道?
而且這種地方似乎可以滿足很多人想走軌道的衝動?
12.列車-月台-車站-大樓大合照
這月台有點像南迴線小站的風味啊~
和背景的大樓合照也是很特別的組合!
13.跟現在完全不同外觀的火車站名牌
仔細一想新北投車站算是在大台北地區模擬出地上火車站的感覺
應該蠻有助於認識火車的啊~
14.這裡看起來只有一站
於是軌道也有終端式的設計
這樣凸一塊的東西叫做"止衝擋"
用來減緩火車沒有順利停下來時的衝擊力量
北部想看到這個設計的話或許可以去看基隆火車站!
15.進入車廂內部
雖然為了加入展示內容把車內的不少東西改裝掉了
但是大概還是能看出過去火車內部的風貌~
16.我之前一直以為列車車廂內有廁所是最近20年內的新發明
原來在台鐵淡水線時期的列車就有了嗎........(?)
17.扁擔和腳踏車............
或許在1970到1980年代的人們搭火車和現在有很多不同呢~
這一節列車展示了北投的歷史和特色以及新北投車站在漫長營運歲月中的故事
整體來說內容很豐富喔~
18.後面繞一圈以後前面終於空了一點
可以來看看車站本體啦~
19.車站的超明顯門牌
在整條路最前面於是得到了1號!
20.門外還有個郵筒
搭配裡面賣的明信片應該是可以寄的喔~
21.進建築內部前可以往屋頂看看
每段支撐竟然都有細緻的花紋造型耶~
22.進入車站後的最後這面牆有各式各樣的紀念品展售!
23.一開始有點懷疑只貼這樣一張是什麼意思
後來發現這是把AED設備融合進木盒醫藥箱的設計
太有創意了~~
24.紀念品賣好賣滿!!
25.回到前面的認真展示區
總共有三大桌展覽內容和前面的方塊牆
每個方塊都記錄下新北投車站不同的重要時刻!
26.小小舉例我看了覺得很神奇的部分~
這棟建築用到很多榫接工法
在沒用到釘子的情況下完成木材和木材間的連結
我空間推理不好,看到它的組裝示意圖都看錯亂了~
27.剛才講到木材........
對,它是木造的
甚至經歷過拆遷移到彰化民俗村異地保存再回北投的旅程
現在還能修復並重現在北投讓大家參觀真是不簡單啊~
28.參觀完站內出來發現怎麼有一群人圍著在洗手........?
這個"洗手台"該不會有甚麼奇特的地方?
29.原來這是個給手泡溫泉的"手湯"啊~
要泡全身的可能沒那麼容易的情況下
只好先請手體驗泡溫泉了~